主要是结合2007年南京市城市地质调查项目的成果《南京市工程地质层划分标准》和南京市《工程地质层划分技术规范》(DB 3201/T 1106—2022)结合日常工作中的经验整理。
6.3.1 松散层编号规则
a) 单层土采用“数字-数字”+字母+数字的编号规则,其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大层,第二个数字表示亚层,字母表示土的类型,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土的状态或密实度(如果存在两种状态或密实度共存的情况,采用“数字-数字”的形式进行表达);
示例1:②-3c3 表示第②大层,第3 亚层,稍密状粉土。
示例2:②-2b3-4 表示第②大层,第2 亚层,软塑~流塑状粉质黏土。
b) 夹层土、互层土采用单层土编号+字母的编号规则,字母表示土的类型;
示例1:②-2b4c 表示第②大层,第2 亚层,流塑状粉质黏土夹粉土。
示例2:②-3c2d 表示第②大层,第3 亚层,中密状粉土与粉砂互层。
c) 如存在沉积旋回,可根据旋回数量以“亚层-数字”表示。
示例:如②-2 中存在2 个旋回,依次表示为②-2-1,②-2-2。
6.3.2 岩层编号规则
a)岩层编号采用“代号-数字”的编号规则。“代号”表示地质年代,“数字”表示风化程度。1 表示全风化,2表示强风化,3表示中风化,4表示微风化,5表示未风化;
示例:新近系方山组全风化岩编号为N1f-1。
b)对于岩层溶洞、溶洞充填物、破碎带(软弱带)、硬夹层编号采用岩层编号+字母的编号规则,其中r 表示溶洞,t 表示溶洞充填物,p表示破碎带(软弱带),y表示硬夹层;
示例:T2h-2r 表示三叠系黄马青组灰岩溶洞。
该时期古河道衰亡,将在其上堆积的1~数m厚以灰黄色为主的软可塑粘性土以及松散的砂性土作为这一时期沉积的主要土层。在现代河流表层中见有近几十年以来至现在正在堆积的粉细砂,灰色,结构松散饱水,易液化,含贝壳碎片,分布于长江河床表层,层号②-0d4;淤泥,灰色、灰黑色流塑,含大量有机质,层号②-0b4。考虑到该层堆积时代可与表层人工填土比较,且局部分布,因此,将该新近沉积土采用编号②-0,不作主要地层考虑。
②-1层
粉质粘土、粘土:灰黄色、黄褐色、灰色,呈软-可塑状态,该层近出露于地表或近地表,上部因处于潜水面之上的氧化环境中,经自然脱水固结和人类生产活动等作用的改造,成为次生硬土层(俗称“硬壳层”),而处于潜水面之下的地层,天然含水量呈增高,土体强度明显有所减弱。分布于古河道漫滩、长江漫滩及阶地坳沟近地表部位。层号②-1b2-3。
粉细砂、粉土:灰黄色、灰色、褐灰色,松散,局部夹薄层灰色粉质粘土,分布于秦淮河漫滩、长江漫滩浅部。层号②-1d4。在长江漫滩浅部尚可见同期沉积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号②-1b4。
②-2层
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灰色,以流塑为主,部分软塑,具高压缩性,局部夹粉土粉砂及腐植物,分布于河床两侧及坳沟,在小红山等地的坳沟内尚见有灰黑色泥炭土层号②-2b4。
粉质粘土与粉土、粉砂互层:灰色,由软流塑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与稍密粉土、粉砂呈交互层理,土质不均,主要分布于长江漫滩,在古河道漫滩局部部位也见有该层分布。层号②-2bd。
粉细砂、粉土:灰色,稍密,局部中密,分布于古河道漫滩及河床、长江漫滩及河床、坳沟洼地,在长江漫滩局部见有松散状态的中砂透镜体。层号②-2d3。在滁河漫滩部位尚见有:粉细砂、粉土,灰色,松散,局部稍密,层号②-2d4。
②-3层
这一时期是古河道沉积的旺盛时期,其沉积了厚层同期异相的土层,根据沉积规律土层特性,将这一时期沉积土分为两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与稍密粉细砂(编号②-2)粉质粘土与中密粉细砂(编号②-3)。
粉质粘土:灰色、灰黄色,呈软可塑状态,在长江漫滩部位呈软流塑状态,滁河漫滩部位该层夹粉土、粉砂。该层在不同地貌单元部位其状态有所不同,长江漫滩部位编号②-3b3-4,秦淮河漫滩部位编号②-3b3,滁河漫滩部位编号②-3b2-3,坳沟洼地部位编号②-3b3与②3b2,也可将该层统-编号为②-3b3。
粉细砂:灰色,中密、密实,主要分布于河床部位。层号②-3d1-2。在滁河古河道部位,在该层中尚见有:粉质粘土,灰色,呈软流塑,呈透镜体分布(层号②-3b3-4);粉土、粉细砂,灰色,稍密,局部中密,层号②-3d3。
②-4层
河道底部的卵砾石层是河流搬运与就地改造原冲洪积物砾石层的产物,主要分为两层:滁河、秦淮河古河道底部的卵砾石层以及长江底部的卵砾石层(编号②-4e)与长江底部中砂、砾砂层(本次编号②-4d1-2)。
中砂、砾砂:灰色,中密-密实,分布于长江漫滩,在长江河床部位分布的砂中混有砾石及少量卵石,含量10-25%,其下见有密实的粉细砂,层号②-4d1-2。河西地区在该层顶部见有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可塑,其间夹有砂土,呈不连续状分布,层号②-4b2-3。
卵砾石层:在漫滩底部常见有粉质粘土混卵砾石,灰色、黄色,粉质粘土呈软-流塑状态,卵砾石含量极不均匀,一般在5%-30%,卵石直径一般在10-60mm,成分以石英质为主,次圆状;在河床底部,粉细砂混卵砾石或中粗砂混卵砾石,灰色、黄色,卵砾石含量较高,一般可达30%-60%,粒径变化大,最大可达100mm以上,层②-4e。
③层
粉质粘土、粘土:褐黄色、灰绿色、褐色、黄色,可-硬塑,夹少量铁锰结核,层号③b1-2。夹中密粉细砂透镜体(层号③d2),局部夹软流塑粉质粘土透镜体(层号③b3-4)底部常见有粉质粘土混卵砾石:灰色、黄色、褐黄色,粉质粘土呈可塑状态,卵砾石含量极不均匀,一般在5%-40%,粒径变化大,卵石直径一般在10-80mm,成分以石英质为主,次圆状,层号③e。
分布于古河道埋藏阶地与I级阶地部位。其中古河道漫滩区灰绿-褐黄色可-硬塑粉质粘土的顶面即为埋藏于地下-5~8m的一级埋藏阶地。
下蜀土,层号④–老粘性土
中-上更新统(Q2-Q3)
粉质粘土、粘土:棕黄色、褐黄色、棕红色,结构紧密,夹颗粒铁锰结核,强度高,层号④b1-2。具有粉细砂(层号④d2)透镜体,有时底部见砾石(层号④e)。在中山门外及溧水等地区的丘岗地段分布有膨胀土,为褐黄色,硬塑状态的粘土,自由膨胀率多在40%~50%,具弱膨胀潜势。
分布:下蜀黄土分布在部分山麓面和岗地上,广泛分布于低山丘陵与平原相接处般高程 20-40m,为二级阶地。少量覆盖在山丘顶部缓坡上。覆盖于岗地上的黄土厚度较厚,一般可达 20-30m或更厚。黄土原始堆积面被后期流水切割破坏而呈微缓起伏的波状面,但总的海拔高度差异较小,仍可看出原始堆积面基本轮廓,下蜀黄土经过堆积、剥蚀与水流切割等作用,则以阶地的形态分布于大江两岸。
年代:对下蜀土的绝对年代测定资料较多,其范围为14415±265~370000年,说明其沉积时代为中、晚更新世。古地磁测量结果也说明下蜀土的沉积没有越出布容期,可认为下蜀土为距今40或50万年直至1万年前的堆积。
物质组成:经颗粒分析下蜀黄土颗粒成分较细,以粉粒和粘粒为主,两者之和常大于 50%。其中粘粒(<0.005mm)含量较高,所有样品均大于30%,多的达50%以上经矿物分析下蜀黄土中矿物种类多达 30 多种,其中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等轻矿物以及粘土矿物所组成,矿物成分与附近下伏基岩无关,在下蜀黄土中发育有碳酸钙结核乃至局部钙质层。
成因与环境:南京下蜀土的形成主要受西风带气流和海洋性气流的双重支配,前者提供了细粒的风尘物,后者导致了局部区域性的湿润条件,使极细粉尘以降雨形式堆积下蜀黄土是风成还是水成现仍有争议。下蜀黄土最主要的共同特点是质地均匀,垂直节理发育,无层理,富含孔隙和各种形状钙核,分布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各种地貌单元上下蜀黄土堆积期属于较干凉的草原和森林草原环境,气候比现在低 7~8度。棕黄色的黄土层是在较干凉的草原环境下堆积的,而黄土层之间褐色或红褐色的古土壤层是黄土堆积间断时期露出地表的黄土母质,在较湿暖(热)的气候环境下,发育的土壤再经后期黄土埋藏而成的,因此,下蜀黄土剖面是在堆积与间断的不同气候环境下堆积~风化的产物。
上更新统晚期~全新统(O:~0)沉积土
晚更新世晚期,随着大理冰期的到来,气候再度转冷,由于气候于冷,海面下降陆地面积扩大,东海、黄海大陆架大部分成了低海平原。苏南地区在下蜀黄土堆积的同时,古长江口向东南延伸数百公里,流水循断裂构造线,构造节理密集带或埋藏谷地部位的侵蚀作用加强,形成了大小河流,沟谷纵横,古地面切割破碎,相对起伏增大,貌似今日黄土高原的沟谷地貌景观。钻孔资料揭示当时最大的切割深度,古长江河床达72 m(最近在浦口中心区钻孔资料揭示古长江河床达-98 m),古秦淮河河床-43m。此后,气候又一度转暖,海面稍有回升,大江南北的东部地区发生海侵,形成了第二个气候旋回。在海侵影响下,深切的河谷、沟谷负地貌区和与江河相通的湖泊洼地区,淤积作用和溯源淤积明显。晚更新世未期气候再度转冷,出现晚更新世时期最后一次冷高峰,时间约在 13700~11000a.B.P,孢粉组合反映气候干冷,沉积晚更新统顶部陆相沉积层。晚更新世时期气候的多次冷暖波动变化,相应的海面亦随之有多次升降变化,其规律性表现是,温暖时江河洪水常溢出河床,漫流至坡麓地带,堆积粘性土、砂土;寒冷时期江河下蚀作用明显,逐在江河两岸形成河流阶地,部分河流阶地被后期沉积物掩埋覆盖成埋藏阶地。
一万两千年以来的全新世时期,地形起伏日益和缓,地貌类型大体与今相当。冰后期,随着海面的回升,河流泥砂堆积的溯源发展,古河道进入了淤积期,表明古河道开始由发育阶段向衰亡阶段转化。全新世早期,气候波动频繁并向温暖发展,海面回升,近河口区的长江及支谷随之迅速堆积,南京长江段和古河道也开始了淤积,但速度不及下游迅速。古河道区主支流河道同时沉积,以颗粒较粗的细、粉砂为主。随着中全新世高温期的到来,气温与海面同步升高。孢粉组合以温暖种属为主,粒度变化频繁,反映了这一时期温度较高,高频繁洪水经常发生。淤浅的河道,水流侧向运动加强,河漫滩发育,沉积物以悬移质粉质粘土为主。漫堤的沉积物不仅塑造了泛滥平原,也为分汉支流淤积提供了物源,这一阶段古河道淤积旺盛。这一堆积过程,因环境尤其是水动力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沉积相。在河床内堆积了细砂、粉砂层,常夹有薄层粉质粘土具有明显的小型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河漫滩为同期异相的粉质粘土,常夹有粉砂透镜体,或与粉砂互层,在河漫滩洼地区还发育了中全新世泥炭,埋深 12m左右的样品1C测年为 6190+260a.BP;分汉河道仍是细颗粒的粉土、粘土堆积。进入全新世高温期后半期,孢粉中常绿组分增多,有人认为气候温暖,高出现在气温2~3度,降水丰沛淤浅的河道,坡降进一步减小,洪水泛滥。无论是古河道还是泛滥平原均以较细的粉质粘土堆积为主,成为现今淤泥质粉质粘土的主体,河道区时有薄层粉砂或粉砂透镜体发育。同时,长江的河床堆积也较为旺盛。泥砂的大量淤积,坡降的减小,使得古河道流水不畅,水动力强度削弱,古河道的发展进入了衰亡期。海面回升,长江泥砂溯源堆积.南京段长江尤以 5500~2500a.B.P堆积最为旺盛,江中洲滩并分迅速,当时古河道入江口正处于长江的凸岸,由于洲滩不断并岸,古河道入江不畅。古河道衰亡后,全流域大部分的漫滩和古河道区都堆积了一层 1~数 m厚的黄褐-灰黄色粉质粘土夹粉细砂,层理混杂。孢粉组合反映了稀树草原的景观,以暴雨形式为主,洪水为低频大洪水,坡面径流以漫流,片流或线状流水的形式在全流域进行侵蚀、搬运、堆积,埋藏了古河道秦汉以后,大江南北人类活动频繁,人类活动已予自然环境演变以普遍而深刻的影响,近地表的全新世沉积物差不多都历经沧桑,刻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有人称之为人工填土或文化层。
各地貌分区综合地质柱状图
系 | 统 | 成因时代 | 工程地质层(组)划分 | 岩性描述 | 分布范围 | 备 注 | ||||
层组 | 层 | 亚层 | ||||||||
第四系 | 全新统 | 上全新统 | Q4ml | ① | ① | ① | 素填土、杂填土、冲填土:为近期人类活动堆积土,岩性以粘性土为主,灰色,灰黄色,均匀性差,厚度一般在2米左右。 | 凡人类活动的地方均有分布 | 人工填土 | 该层需细分 |
Q4al | ② | ②1 | ②1-b2-3 | 粉质粘土、粘士:灰黄色、黄褐色、灰色,呈软-可塑状态,该层近出露于地表或近地表,上部因处于潜水面之上的氧化环境中,经自然脱水固结和人类生产活动等作用的改造,成为次生硬土层(俗称"硬壳层"),而处于潜水面之下的地层,天然含水量呈增高,土体强度明显有所减弱。 | 古河道漫滩、长江漫滩及阶地坳沟近地表部位 | 新近沉积土 | 在现代河流表层中见有近几十年以来至现在正在堆积的粉细砂,灰色,结构松散,饱水,易液化,含贝壳碎片,分布于长江河床表层,层号②-0d4;淤泥,灰色,灰黑色,流塑,含大量有机质,层号②-0b4,考虑到该层堆积时代可与表层人工填土比较,且局部分布,因此,将该新近沉积土采用编号②-0,不作主要地层考虑。 | |||
②1-d4 | 粉细砂、粉土:灰黄色、灰色、福灰色,松散,局部夹层灰色粉质粘土。 | 分布于秦淮河漫滩、长江漫滩浅部 | ||||||||
②1b4 | 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 | 长江漫滩浅部 | ||||||||
中全新统~下全新统 | Q4al | ②2 | ②2b4 | 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灰色,以流塑为主,部分软塑,具高压缩性,局部夹粉土粉砂及腐植物。 | 分布于河床两侧及坳沟,在小红山等地的坳沟内尚见有灰黑色泥炭土。 | |||||
②2bd | 粉质粘土与粉土、粉砂互层:灰色,由软流塑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与稍密粉土、粉砂呈交互层理,土质不均。 | 分布于长江漫滩,在古河道漫滩局部部位也见有该层分布。 | ||||||||
②2d3 | 粉细砂、粉土:灰色,稍密,局部中密,在长江漫滩局部见有稍密状态的中砂透镜体。 | 分布于古河道漫滩及河床,长江漫滩及河床、坳沟洼地。 | ||||||||
②2d4 | 粉细砂、粉土,灰色,松散,局部稍密。 | 滁河漫滩局部分布。 | ||||||||
②3 | ②-3b3 | 粉质粘土:灰色、灰黄色,呈软塑状态。 | 秦淮河漫滩部位,坳沟洼地部位。 | 也可将该层统一编号为②-3b3。 | ||||||
②-3b3-4 | 粉质粘土:灰色、呈软-流塑状态。 | 长江漫滩部位。 | ||||||||
②-3b2-3 | 粉质粘土:灰色、灰黄色,呈软-可塑状态。 | 滁河漫滩部位。 | ||||||||
②-3b2 | 粉质粘土:灰色、灰黄色,呈可塑状态。 | 分布于坳沟洼地部位。 | ||||||||
②-3d1-2 | 粉细砂:灰色,中密、密实。 | 主要分布于河床部位。 | ||||||||
②-3d3 | 粉土,粉细砂:灰色,稍密,局部中密。 | 分布于滁河古河道都位。 | 常有夹层,层理较发育 | |||||||
Q4al | ②4 | ②-4d1-2 | 中砂、砾砂:灰色,中密、密实,在长江河床部位分布的砾砂中混有砾石及少量卵石,含量10-25%,其下见有密实的粉细砂。 | 分布于长江漫滩 | ||||||
②-4b2-3 | 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可塑,其间夹有砂土,呈不连续分布。 | 分布于长江漫滩,河西地区比较典型。 | ||||||||
②-4e | 卵砾石层:在漫滩底部常见有粉质粘土混卵砾石,灰色、黄色,粉质粘土呈软-流状态,卵砾石含量极不均匀,一般在5%-30%,卵砾石直径一般在10-60mm,成分以石英质为主次,次圆状,在河床底部,粉细砂混卵砾石或中粗砂混卵砾石,灰色、黄色,卵砾含量较高,一般可达30%-60%,粒径变化大,最大可达100mm以上。 | 分布于河漫谁底部。 | ||||||||
更新统 | 上更新统~中更新统 | Q4al | ③ | ③ | ③-1 | 可塑偏硬一般黏性土,次生下蜀土,粉质粘土、粘土,褐黄色、灰绿色、褐色、黄色,夹少量铁锰结核。 | Ⅰ级阶地上部、古河道埋藏阶地、岗前坡地 | 一般粘性土 | 其中古河道漫滩区灰绿-褐黄色,可-硬塑粉质粘土的顶面即为埋藏于地下-5~8m的Ⅰ级埋藏阶地。 | |
③-2 | 可~软塑状一般黏性土、稍~中密粉土、砂土、软流塑粉质粘土透镜体。 | Ⅰ级阶地中部、古河道埋藏阶地 | ||||||||
③-3 | 可~硬塑状一般黏性土 | Ⅰ级阶地下部、古河道埋藏阶地、岗前坡地 | ||||||||
③-4 | 粉质黏土、细中砂、粗砂、砾砂、混砂砾土或粉质粘土混卵砾石:灰色、黄色、福黄色,粉质粘土呈可塑状态,卵砾石含量极不均匀,一般在5%-40%,粒径变化大,卵砾石直径一般在10-80mm,成分以石英质为主,次圆状。 | 古河道或阶地、坡地底部 | ||||||||
中更新统~晚更新统 | Q3al+pl ~Q2al+pl | ④ | ④ | ④-1 | 黄-褐黄色粉质粘土或粘土,铁锰质结核比较发育,可塑-硬塑。 | 广泛分布于低山丘陵与平原相接处,一般高程20-40m,为Ⅱ级阶地。少量覆盖在山丘顶部缓坡上。 | 老粘性土 | 铁锰质结核比较发育 | ||
④-2 | 黄-褐黄色粉质粘土或粘土,偶见铁锰质结核,硬塑-可塑,切面光滑。 | 偶见铁锰质结核 | ||||||||
④-3 | 以褐黄色为主的杂色含砂粘土,砂粒含量在5-30%之间,可塑-硬塑,切面一般比较粗糙。 | 有粉细砂透镜体 | ||||||||
④-4 | 混合土、砂砾、卵砾石土 | Ⅱ级阶地或长江底部 | ④-4亦可为鲜红色,砖红色含砂粘土,硬塑,局部中粗砂-细砾富集,底部为残积土。地表多为网纹红土。 | |||||||
新近系N | 上新统N2 | 方山组N2f | N2 | ⑤ | ⑤X | ⑤-X | 灰黑色气孔状橄榄玄武岩、玄武岩 | 分布于六合、江宁方山等地 | 作为特殊地层考虑 | |
雨花台组N2y | N2al+pl | ⑤e | ⑤-e | 雨花台组砾石层,棕黄色、灰绿色、粽红色、黄、黄白色,微胶结。砾石以石英为主,次为遂石、砂岩、灰岩、变质岩和玛瑙彩砾,砾径大小不等,磨圆度好,与粘性土和中细砂混杂。属洪冲积沉积层,为古长江河床相堆积。 | 大体沿长江及其支流两岸50-60m的Ⅲ级阶地分布,是Ⅲ级阶地的主要组成物质。 | 雨花台组砾石层 | ||||
残积土 | ⑥ | ⑥ | ⑥ | 残积土:一般为棕红色成杂色,残积的粘土及粉质粘土,其常见有风化的母岩岩 | 主要分布在软质岩体上。 | 残积土 | ||||
基岩 | ⑦ | ⑦1 | ⑦-1 | 全风化-强风化带:岩石显著褪色,结构基本被破坏或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 | 分布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与岩石中。 | 基岩 | ||||
⑦2 | ⑦-2 | 中风化带:岩石略有褪色,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原岩结构、构造基本保留。 | ||||||||
⑦ | ⑦ | 微及化-未风化带:岩石颜色基本未变,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 |
分布于长江两侧,第四纪松散层堆积厚度较大,为60m左右,在浦口中心区最大厚度可达 103.5m。分布标高在4-10m,江北的江浦及江南的江东门至西善桥-带平原宽阔,分布连续,南京东北的燕子矶一带较窄,且分布不连续。
秦淮河的两条支流分别发源于高淳和句容,河水面积小,流程短,因受地形地貌限制,冲积平原发育较窄。组成物质主要是全新世粉质粘土、砂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等,分布标高在8-11m。
根据上述南京地貌类型及分区情况,分别建立长江冲积平原、泰淮河冲积平原、河冲积平原、堆积阶地等不同地貌单元和成因的地层层序
系 | 统 | 成因时代 | 地貌形态 | 层序柱状图 | 岩性描述 | |||||||
第四系 | 全新统 | 上全新统 | Q4al | Q4al | 人工填土 | 当代河湖 | 素填土、杂填土、充填土:为近期人类活动堆积土,岩性以粘性土主,灰色、灰黄色、杂色,由粘性土、砂土、碎石土、煤渣、废料、淤泥质土等组成,均匀性差,厚度变化比较大,一般在2米左右,城南老城区一带厚度4-5米。凡人类活动的地方均有分布。 | 淤泥:灰色、灰黑色,流塑,含大量有机质,为当代河流、湖泊等表层淤积物。厚度不大,一般为0.2-0.5m,层号②0b4 | ||||
Q4al | 陆相河漫滩 | 粉质黏土:灰黄色、黄褐色、灰色,呈软-可塑状态,局部粉土。该层近出露于地表或近地表,上部因处于潜水面之上的氧化环境中,经自然脱水固结和人类生产活动等作用的改造,成为次生硬土层(俗称“硬壳层”),层号②1b2-3 | ||||||||||
中全新统 | Q4al | Q4al+pl | 陆相河漫滩 | 陆相河床 | 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流塑,部分为粉质黏土,具高压缩性,强度低,夹有腐殖物、泥炭。主要分布于河漫滩部位,层号②2b4,其下局部分布有粉质黏土与粉土、粉砂互层,层号②2bd | 粉细砂、粉土:灰色,松散,局部稍密,层号②2d4 | ||||||
粉细砂、粉土:灰色,松散,局部稍密,层号②2d4 | ||||||||||||
下全新统 | 粉质黏土:灰色、灰黄色,软可塑,夹砂。主要分布于古河道河床两侧及漫滩底部,层号②3b2-3 | |||||||||||
下全新统 | ||||||||||||
Q4al | 一级阶地 | 粉质黏土、黏土:褐色、灰黄色、褐黄色、灰绿色,可-硬塑,夹铁锰结核,夹中密粉细砂透镜体,局部夹软流塑粉质粘土透镜体。分布于1级阶地及古河道埋藏阶地中,层号③b1-2 | 粉细砂:灰色,上部以中密为主、下部中-密实,底部见有中-密实中粗砂,主要分布于河床部位,层号②3d1-2 | |||||||||
粉质黏土:灰色、灰黄色、褐黄色,软流塑,局部夹粉土、粉砂颗粒,具水平层理,呈透镜体分布,层号③b3-4 | 粉质黏土:灰色,软流塑。呈透镜体分布,层号②3b3-4 | |||||||||||
粉细砂、粉土:灰色、灰黄色、褐灰色,中密,呈透镜体分布,层号③d2 | 粉土、粉细砂:灰色,稍密,局部中密,主要分布于河漫滩及河床底部,层号②3d3 | |||||||||||
更新统 | 上更新统 | 卵砾石层:在漫滩底部常见有粉质黏土混卵砾石,灰色、灰黄色,粉质黏土呈软流塑状态,卵砾石含量极不均匀,一般在5%-30%,卵砾石直径一般在10-60mm,成分以石英质为主,次圆状;在古河道河床底部,粉细砂混卵砾石或中粗砂混卵砾石,灰色、灰黄色,卵砾石含量较高,一般可达30%-60%,粒径变化大,最大可达100mm以上,层号②4e | ||||||||||
Q3al+pl | 粉质黏土混卵砾石:灰色、黄色、褐黄色,粉质黏土呈可塑状态,卵砾石含量极不均匀,一般在5%-40%,粒径变化大,卵砾石直径一般在10-80mm,成分以石英质为主,次圆状,分布于该层底部,层号③e |
说明:
1、 各地层主要按上下层的相对关系划分,从工程的角度考虑,着重考虑地貌、成因、土的力学性质、粒度、物质成分等因素。
2、 南京地域内的第四纪松散地层通常划分为:人工填土、新近沉积土、一般粘性土、老粘性土等四个大层来考虑。
3、 层号中的b表示粘性土,d表示砂性土,e表示混合土;其后的数字表示土的状态:1表示硬塑或密实、2表示可塑或中密、3表示软塑或稍密、4表示流塑或松散。
分布于长江两侧,第四纪松散层堆积厚度较大,为60m左右,在浦口中心区最大厚度可达 103.5m。分布标高在4-10m,江北的江浦及江南的江东门至西善桥-带平原宽阔,分布连续,南京东北的燕子矶一带较窄,且分布不连续。
分布于长江两侧,第四纪松散层堆积厚度较大,为60m左右,在浦口中心区最大厚度可达 103.5m。分布标高在4-10m,江北的江浦及江南的江东门至西善桥-带平原宽阔,分布连续,南京东北的燕子矶一带较窄,且分布不连续。